|
基于你的要求,“不量产,不U+,不UD”,即不破坏U盘上的数据制作启动型U盘。
以下所谓“解开”是在指ISO中的文件复制到U盘根目录下。
1、PE的ISO文件直接放在U盘根目录下
这个最简单,MBR用微软的6.x,PBR用G4D的,GRLDR菜单中直接map或map --mem那个ISO文件,从仿真光盘启动进PE;
如果PE不是特别大,强烈建议使用这种方法。
2、PE的ISO文件解开后放在U盘根目录下
1)如果U盘被BIOS认着为“硬盘”(在多数机器上)
MBR用微软6.x的,PBR类型与解开的启动器类型对应,注意启动器文件名,但不能光看文件名(bootmgr可能是grldr改名的或反之);
2)如果U盘被BIOS认着为“软盘”(在少数机器上,即使在制作时选择了USB-HDD+之类也有可能)
这个比较复杂,MBR可用微软6.x的,PBR用0.46a的G4D,强烈建议grldr和wimboot配合使用,菜单示例:
kernel /boot/wimboot
initrd @bcd=/boot/bcd @boot.sdi=/boot/boot.sdi @bootmgr=/boot/bootmgr @boot.wim=/boot/WINPE.WIM
boot
需要一个额外的wimboot文件,bcd、boot.sdi和bootmgr用微软原版光盘中的,无需改动。WINPE.WIM为WIN7/8/10 PE的核心文件。
3、如果是将XP/2003 PE的ISO解开放在U盘根目录下(如果U盘被BIOS认着为“硬盘”)
MBR可用微软的5.x,PBR用G4D的,但PE中的\wxpe\setupldr.bin通常需要“特别”处理一下。另外,NTDETECT.COM也要拷贝到U盘根目录下。
菜单示例(假设处理后的setupldr.bin为peldr.bin):
kernel /wxpe/peldr.bin
boot
4、以上方法只是切合你的要求,成功率不在考虑范围。启动时,按C键可进入G4D命令环境,通过find命令能查看U盘究竟被BIOS识别为何种设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