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刚来,但这一版的帖子我都翻到二十几页了,看到的最多的是量产,知道了些新东西,可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些地方反而更糊涂了
有没有具体个例说明各主板BIOS实现逻辑的不同之处在哪呢?同一读卡器+SD卡我用USBOOT做启动,试过四台机,均不一样,一台仅ZIP成功启动,一台不能用HDD模式,一台100%可以启动,还一台无论如何也不能启动
100%成功的机器是把读卡器认作USB Key,而非HDD/FDD/ZIP,是不是后三种模式本质上没有包含U盘这种东西,而只不过多数主板做过兼容处理?
继而有疑问:
1 总共有多少种模式,每种怎么区分?
U盘可以量产成HDD ZIP以及CDROM,那它本身是什么模式?和移动硬盘哪里不同?读卡器呢?像USBOOT这样格式化用的软件有改变U盘的模式吗?
2 为什么格式化参数会影响到启动?
按我的理解BIOS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他认为合适的启动设备的第一扇区装入内存并执行,剩下的事情应该是MBR引导代码的责任才对,分区引导信息是在32扇区还是在63扇区或是没有分区表需要BIOS知道么?即使CHS参数和BIOS所认为的不同,但现在的用的不都是扩展的INT 13H吗?
(这个答案应该就在MBR代码中,可惜我汇编底子不行,只看懂了一丁点儿><)
另
常规上硬盘是有分区的(单分区也是分区),软盘是无分区的,但U盘可选,系统都能识别,那么这种自动识别能否扩展回硬盘或软盘上去?就是说,没有分区信息的硬盘。。。
我只是想藉此讨论出磁盘逻辑格式和模式之间的联系。
。。。
有点儿理不清,大家包涵了 |
|